中超球队亚冠挑战:逆境求变,知难而进或随波逐流?

随着上海海港和上海申花在亚冠精英联赛中的失利,中超球队结束了2024至2025赛季的征程,这也引发了俱乐部及球迷的深刻反思。面对现实,中超联赛的竞争力在金元足球时代的结束之后迅速下滑,这在亚冠联赛的改制后表现得尤为明显。

中超球队的实力在东亚区处于中下游位置,要想杀进东亚区8强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一点运气。外援的表现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以本赛季的上海申花为例,前场核心和多名大将的缺席使得球队实力大打折扣,最终导致0比4的惨败。而在上赛季,山东泰山之所以能够杀进亚冠八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强大的外援实力。

本赛季中超大多数球队在引进外援层面显得更为谨慎,这或许会使未来的亚冠联赛更加困难。外援身价的下降反映了中超俱乐部在投入层面的减少,这不仅体现在外援水平上,还影响到冬训地点的选择。相较于以往赴欧洲拉练的豪华路线,现在的大多数中超球队选择在国内训练,寻找热身对手也更加受限。

外援质量和冬训质量的下降导致中超球队整体技战术水平固化在相对低下的水平范畴内。在亚冠精英联赛中,中超球队明显不适应节奏、强度和战术打法,尤其是在面对日本球队时更是如此。中超球队的竞争力已经回到了14年前,即2006年到2011年的水平。

青少年足球的低谷和比赛积累的严重不足也是中超面临的问题之一。05后一代虽然展现了复苏的迹象,但他们进入职业联赛前需要为青训时代的缺失“补课”,这无疑增加了中超球队的困难。然而,面对亚冠联赛,我们仍需全力以赴。无论面临多大的困难,我们都应努力为进入东亚区8强而拼搏,至于能否更进一步,那就尽人事听天命了。

要提升中超俱乐部的竞争力,短期内唯一的办法是提升外援水平或增加外援数量。但这并不容易实现,因为中国足协有意增加外援名额却遭到了俱乐部的反对。投入方面,中超俱乐部目前普遍依赖地方政府,自身提升投入的难度极大。最好的办法是提升联赛整体的收入,这需要国家在决策层面做出一些调整。

长远来看,增加外援并兼顾中超水平的提升和本土球员的培养是一个可行的策略。这需要职业联赛进一步稳定和健康,从解决中甲死水一潭及欠薪问题开始,逐步扩军并完善各级联赛。只有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考虑增加外援名额以提升中超水平。

面对未来几年可能出现的困难期,我们应坚定信心,知难而上。国家队的荣耀就是中国足球的颜面,亚冠是中国职业联赛的颜面。我们必须全力以赴,至少在亚冠精英联赛东亚区12强赛阶段要为进入东亚区8强而努力。同时,我们也应积极应对青少年足球的培养问题,为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